高考和中考有很大的區別,其一就是實行了賦分制。那么,你知道什么叫賦分制嗎?很多高一的家長,甚至高二的家長都還不清楚什么叫賦分?梢赃@樣說,不真正理解賦分制,就不能真正理解浙江新高考。所以對浙江高中家長來說,理解賦分制是理解浙江新高考的一個基礎。
今天早知道就和大家談談“賦分制”!
舉個例子,小明政治考了69分,在所有參加政治的考生中排名前21%,那么他最終的得分可參照上表,屬于第五區間,經過公式換算,賦分為87分。87分是最終計入總分的成績,而不是69分。
第一步,將卷面得分按人數比例劃分為20個賦分區間,得出每個區間卷面得分的上限、下限。
第二步,對每個區間的卷面得分進行等比例轉換,公式為:
其中,s2、s1為卷面得分區間的上限和下限,s為待轉換卷面得分;t2、t1為賦分區間的上限和下限,t為卷面得分等比例轉換后的賦分。
第三步,將轉換結果四舍五入后即為等級賦分。
舉例說明:賦分區間為87-85,如對應的卷面得分區間為84-81,某考生的卷面得分為83,通過等比例轉換:
可以得出t=86.3,四舍五入取整后的等級賦分為86分。
現在,你對賦分制有更多了解嗎?如果你對賦分表還有不理解的地方,歡迎留言告訴我們。
要注意:
1、實考分≠賦分,比如政治實考87.5分,實際賦分有100分。
2、切分線并不代表唯一的實考分數,比如化學100分的切分線雖為94分,但也可能有考95、96、97分的同學,他們和94分的同學一樣,賦分都是100分。
3、這張成績賦分表對每門科的成績進行了賦分,而事實上,選考只需要三門科。所以實際賦分還是有不同的。
4、再強調一下,賦分制中,是不能只看實考分數的,即使是相同的分數,在不同科目上賦分也會有很大的區別,不能單從實考分數論好壞。比如,同樣是70分,地理實考70分,賦分有89分,而歷史實考70分,實際賦分只有85分。再比如,某同學政治實際考了78分,歷史考了79分,如果單看實考分數,會誤以為歷史的成績更好。但實際上,賦分之后,政治變成了97分,而歷史只有94分,顯然政治能得到更高的分數。
5、在賦分制中,還有個最低的分數設置。從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到,有的同學只考了1分,但是賦分后卻有40分。有些人可能覺得40分會不會太高,畢竟對差生來說,賺到的分數實在太多。上面也說了,選考是在學考及格的情況下才能參加,所以這個設分也是合理的。如果上表是學考的分數情況,地理考48分以下的同學,為學考不及格,是沒法參加地理選考的。
上表是紹興高三同學的高考模擬考試賦分表。
如果這張表是紹興高一的期末成績賦分表,那么對高一同學來說,有這樣幾個意義:
1、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本市的排名
根據上面賦分表,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整個紹興市的排名情況,對自己有個更全面的了解。
2、對選科有重要參考
根據排名情況,可以知道自己的優劣科目,從而揚長避短,幫助自己確定下學期的選科。
3、上表也透露出,優秀的學霸在物化生上面的優勢明顯。
上表中,物化生的最高切分線非常高,遠遠高于政史地,還出現斷層現象,特別是物理。物理最高100分的切分線為96分,接著直接掉出了90分,99分的切分線只有89分。這就導致了物理100分的人數只有1人。這個分數在高分段里變化特別明顯,接著再平穩下降。而其他科目,特別政史地,分數基本是均勻下降。
另外,高一的同學還要有一個學考,我們把實考成績也按學考對應等級進行了劃分。
你可以對照一下,如果上表是高一學考的成績,你的實考成績換算成學考能得什么等級?
表格右邊是根據學考的等級劃分規則來劃分的。學考的等級雖然不計入高考,但也有很多重要作用:
a.作為高中畢業的條件之一
b.影響選考
未通過學考的選考科目,不允許參加選考。
c.影響大學報考
部分大學專業對于學考成績會有要求(會在高校招生章程中說明)
d.作為三位一體、高職提前招生等的重要依據。一定要盡量多拿A。
所以即使你選科后,不是選考科目的某幾門學科,也不能過于松懈。
現在,你對賦分制有更多了解嗎?如果你對賦分表還有不理解的地方,歡迎留言告訴我們。
(正文轉載自“高考早知道”公眾號)